襄阳:市场搬迁乃政府民生工程
襄阳日报 策划黄道弘统筹张雪飞撰稿张雪飞 这是一片充满蓬勃生机和气势磅礴的商贸集聚新区;
这是一座千年古城面对新商机的市场发展战略布局;
这是一次沉淀数年的市场财富在樊西新区汇集喷发;
这是襄阳城市总体规划释放的巨大市场商机……
推进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促进襄阳城市发展,旧城改造成为一把利剑。
旧城改造,先破后立,提档升级,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外迁转型成为城市蝶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历史机遇,千载难逢。襄阳顺势而为,牢牢地抓住了。2013年,为彻底解决市场长期小、散、乱、难发展及消防安全、交通堵塞、市场影响市民生活的问题,市政府发布[2013]18、19号文件,决定对包括长虹食品城、茶叶市场在内的45个市场整体外迁,统一建设市场聚集区,切实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及整个城市形象。
由此,实施市场外迁成为襄阳做大做强商贸批发行业、推动批发市场提档升级、实现市场规模经营、消除城市消防安全隐患的民生工程。
当下,主力承接食品类市场外迁、央企巨擘新合作集团布局襄阳的领航之作、成熟市场整体搬迁从而带来稳定人气的新市场——新合作襄阳食品城,在市委、市政府,樊城区委、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推进下,以强大实力和企业责任,用创新理念及精准定位,在汉水北岸正书写襄阳商贸转型发展的新传奇。
民生工程,中心城区市场为老百姓而搬迁
市场整体外迁满足了市民消除安全隐患、缓解城区交通压力、解决市场扰民影响等迫切需要,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中心城区汇集了全市绝大部分专业批发市场,商贸批发给城市带来过很多辉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区专业市场的消防安全、交通压力、扰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
城区内专业市场大多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许多市场由社区民房改建而成,基础设施配套落后,交易场所封闭简陋,人员密集程度高,消防设施配套不齐全,违规占用消防通道的行为屡禁不止,疏散通道成了停车场所、消防通道经常被占用,甚至堆放易燃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我市中心城区多家专业市场的商铺经营面积狭窄,存在多处安全隐患,多次被主管部门要求整改。
中心城区专业市场深居闹市,物资大进大出,人员非常集中,周边人流、物流、车流不断集聚,交通压力加大,不堪重负,影响市民正常出行,而且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对于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周边的居民来讲,过去是非常方便的市场,现在变成了影响他们生活品质的扰民因素。
同时,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制约了城市发展。市场规模小,档次低,缺乏竞争力,无发展前景;缺乏品牌效应,辐射力与襄阳的地域优势、城市规模不相适应;挤占城市公共空间,严重影响城市改造、制约城市功能开发。
对于专业市场经营户自身的发展来讲,现有老专业市场内货物密密麻麻,经营模式是“一摊一贩”“现场、现货、现金”的传统方式,没有发展空间,无法满足现代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市场诉求,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市场整体搬迁完成后,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就像新合作襄阳食品城副总经理贺军介绍的那样,新市场拥有先进、完备的消防安全设施,拥有畅通无阻、有序运行的停车配套设施;新市场将喧闹、嘈杂的经营环境转变为现代化的购物中心,采用现代经营理念,提升经营档次。比如,今后通过每年组织年货节、食品会展等有影响力的活动拓展整个市场的促销活动空间,提升市场经营户的销量。
强力推进,政府依法依规整体搬迁市场
市场整体外迁是广大市民的期盼,同时已经成为决策者的共识。
为了城市发展,市场从中心城区向城市周边外迁成为必然。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作为中部崛起的示范区。根据省政府的战略定位,市政府制定了“十二五”规划及《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建立开放、高效、畅通、统一的商品流通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新格局。为此,市政府决定对中心城区专业市场进行外迁,建设现代化的市场聚集区。
为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提升襄阳在周边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市政府成立了市场外迁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商务局、市发改委、襄城区政府、樊城区政府、襄州区政府、高新区管委会等22个单位和部门组成,负责规划、整合、指导和协调工作,研究决定市场外迁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013年2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中心城区内环线内市场外迁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外迁市场范围、外迁期限(自2013年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外迁去向及相关扶持政策。
为了规范市场外迁秩序,确保市场外迁工作健康顺利开展,市外迁办于2013年11月14日、2014年1月26日分别发布公告,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外迁的承接地为政府规划的三大市场聚集区,并公布举报电话,打击非法宣传及招商,进一步细化了三大市场聚集区各自经营范围及各个建设项目承接市场的种类,明确了新合作襄阳食品城为政府指定的食品类市场承接地,强有力地规范了市场外迁秩序。
坚定不移地快速推进市场外迁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对现阶段我市市场外迁工作的明确指示。今年2月14日,市政府召开市场外迁专题会议,市长秦军听取市场外迁工作情况汇报,并就2016年的市场外迁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加快市场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区内市场迁出工作,承接市场已经建好的先迁,不要等待,避免搬迁时间过于集中。市安监局对全市市场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需整改的下整改督办通知单,需关闭的坚决关闭。准备出台市区货车禁限行办法,由公安交警部门进行调研,提出预案。
5月13日,市长秦军再次深入樊西新区调研,要求全力加快新市场建设及老市场转迁工作进度,在市场搬迁过程中,要坚决彻底,不留后遗症,确保新市场10月正式营业。
稳固人气,成熟市场整体搬迁前景可期
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新合作襄阳食品城等承接市场项目建设顺利,市场已基本建成,初步具备承接市场搬迁、正式启动运营的条件,为市场外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新合作襄阳食品城等承接市场率先与对口承接的外迁市场进行了友好对接。2014年春,与长虹食品城、彩虹门茶叶城等成熟的专业市场分别签订了整体搬迁入驻协议;2015年初,与千余家商户达成“搬迁成定局,定铺早安商”的共识,实现“整栋定制”的大好局面,为推动市场转迁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贺军向记者再次强调,新合作襄阳食品城在樊西新区八大项目建设中实现了第一个奠基、第一个打桩、第一个破土动工、第一个商铺封顶、第一个与转迁市场签订整体搬迁协议、第一个市场全面建成。目前,项目一期35栋商铺基本建成,市场道路、管网、消防、通信等设施均已完工,具备了开盘运营条件。而且,他们与市场商户分别签订了商铺定制协议,90%的商铺已经被广大商户提前定制。长虹食品城、彩虹门茶叶城等成熟专业市场的整体搬迁,将带来新合作襄阳食品城无需培育期的稳固人气,商户入驻即可有序开展经营,并享受到便利的物流配送、冷链仓储等综合性服务,同时,新合作集团电商中心及辐射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还可助力商户拓展产品经销版图。
成熟的批发市场整体搬迁不需要培育期,一个“大市场、大流通、大仓储、大电商、大财富”的襄阳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新时代强势来袭!可以预见,随着新合作襄阳食品城的闪亮登场,必然引爆襄阳食品业界的巨大商机,必然带来襄阳食品商贸业的巨大变革,必然造就一批商界精英和新生代财富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