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专业市场电商转型升级两年多仍是“进行时”
广州专业市场电商转型升级两年多仍是“进行时”
2014年年初,广州市政府发布《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该《意见》,2014年,广州的中心城区(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各区将各选择1个具备转型升级条件的专业批发市场进行重点突破,再培育创建两三家省级国际采购中心,同时加大电子商务应用力度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商流物流分离。到2016年,按照广州市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评价办法,全市60家市场实现转型升级,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的现代批发市场体系。
两年过去了,广州的批发市场活得怎样?转型的目标实现了吗?新快报记者近日走访各区发现,不少专业市场仍以传统线下销售方式为主,在电商冲击下,销售下滑,商户纷纷呼唤市场经营方转型升级,打造电子商务平台。而各专业市场辖区的政府部门也通过开发网上物流APP、打造自主平台和培育龙头企业等方式,探索专业市场的转型道路。专家认为,专业市场可抱团开辟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专业批发市场运营管理规章制度汇编》适用对象: 1、各地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开发投资商、市场运营商、市场管理者;2、各商场、商城,购物中心、集贸市场等;3,各仓储式商场 、各连锁店、特许经营店、专业店等各种商业零售企业;4,各级政府、职能主管部门;5,各市场策划咨询等机构、研究院所等机构;
《专业批发市场运营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约120余万字,分电子书、纸介质两种形式发行。纸质规格:16开,近1300页;电子书,光盘。浙江(义乌)商成专业市场研究所总发行 电话 0579 85099786发行QQ1615472898
销售疲软现象普遍 “转型”“电商”不绝于耳
困境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就是从《意见》发布开始,广州市内各大专业市场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其中最突出的困难就是销售疲软。
●三元里皮具商圈 受网购影响面临洗牌
位于白云区的三元里皮具商圈是广州最繁忙的商圈之一,这个皮具市场集群发端于1987年已经持续扩张了近30年,成为白云区乃至广州商业版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商圈至今拥有35家大小皮具专业批发市场,皮具集聚区范围近40万平方米,占全国皮具销售份额65%以上。不过,这两年受轻工业产能过剩、国际汇率调整、电商平台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三元里皮具产业呈疲软状态。
“过去从业门槛低,导致进入皮具这一行的从业人员过多、皮具产品产能过剩。”广东省皮具商会会长、三元里街工商业联合会会长刘浩清如是说。新快报记者了解到,不少皮具商家技术含量低,因此自然萎缩,而拥有自主品牌且知名度较高的商家稀缺。三元里皮具商圈内有不少仍处于贴牌加工阶段的小作坊企业,少数企业甚至还制假售假,成为制约商圈快步向前发展的最大阻碍。
刘浩清认为,目前整个皮具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面临大洗牌,要应对这样的市场变化,三元里皮具商圈必须转型升级。
“升级转型”“电商”,正是新快报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名词。
●西村鞋类批发市场 商户苦于不能上网促销
在荔湾区西村地区聚集着16个鞋类批发市场,在天富鞋城做女童鞋生意的石小姐告诉新快报记者,她在该鞋城已经有七八年时间,近两年鞋业市场不景气,各家商铺销量大幅下降,市场方积极应对,减租的同时整体装修升级环境,还关掉过小的店面,但这还不能令石小姐满意。她认为,市场方要帮助商户解决销售问题。
“我们在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也希望市场方打造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更多服务。”石小姐说。
90后潮汕小伙子小胡在西城鞋材市场开铺3年,他告诉新快报记者,由于担心设计版样在网上公布后会面临创意被仿的情况,所以很少在各种网上销售平台推广。他希望市场转型升级能够有多一些促进商户生意的措施。
●中大布匹市场 到处都缺人招工成职业
除了“触网”,“升级转型”还包括改善交通、解决“招工难”等内容。
地处天河区的沙河服装批发市场沿先烈东路、濂泉路两侧分布,是广州三大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年成交额上百亿元。一直以来,该批发市场人流、车流密集,手推车占道从没有停止过,是有名的交通黑点。1年前,在繁忙时段通过该路段,不到1公里的路开车要走半小时。
与沙河服装批发市场一样,五类车、机动车与行人抢道在海珠区中大布匹市场附近也随处可见,而这个纺织业专业市场还面临其他问题。
“规模越搞越大,成本不断上升,但是利润下滑得厉害。”在中大布匹市场摸爬滚打了七八年的布店老板朱先生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脸露惆怅地诉苦。在布店附近的招工中介点,店员正竭力向路人介绍各种工作或生意。“(打)招人广告要200多元,缺人很普遍,到处都在招工,年轻人不太愿意干这行。”朱老板说。 新快报记者 陈海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 罗汉章 李应华 谢源源 方阳麟 朱清海 邓毅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