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进口商品馆三分之一店铺关门
大公网11月11日讯(记者王莉)义乌国际商贸城内有一个专门的进口商品馆区域,汇聚了美国、欧洲、西班牙、葡萄牙日本、韩国、泰国、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种种商品,几年前开业之初风靡一时,成为浙江地区进口商品种类最齐全的市场。
下午2点,本该是市场最热闹的时段,记者沿着进口馆的一条主通道从头走到底,遇到的采购商不超过10个人。不少商铺的商品仍旧展示在内,但大门都已上了锁。甚至有些店铺内陈列着的商品似乎也和进口商品搭不上边。
非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在进口商品馆内有近三分之一的店铺处于关门状态。商城集团在进口商品馆正式运营以来,培育、扶持、推广、聚人气等方面已累计投入2亿元。
进口成本上升 销量却下滑
在通道尽头有一家经营美国红酒的店铺,店主何晓(化名)告诉记者,他在这里已经经营了4年,感觉是一年不如一年,尤其今年以来,人民币不断贬值导致进货价不断上涨,人工成本也不断上升,可销售量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连连下滑。现在的情况是开着店面多亏一点,不开店面少亏一点,所以旁边有好几家也是做红酒的店铺上半年就已经关门了。
他说,因为销量不好,所以从去年开始跟美国的酒庄拿货不再是年初把一年的订货合同就签定了。可谁知最近人民币突然就连续贬值了,现在临近年底,马上就到一年之中的销售旺季了,现在再下单订货,进货价格肯定高于今年年初了。他说:“昨天晚上还在跟酒庄沟通进货价格的问题,看样子是没办法协调了。进货价涨了,我销售价格肯定也要上调啊,这一调又不知道人家会不会买了。所以现在是两难啊!”
与何晓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在这里经营一家非洲商品店的张娟(化名),记者发现她的店铺内挂着“清仓”字样的牌子,她坦言,成本压力太大了,准备清货之后就关门了。原来3000块钱能请到一个店员,现在4000底薪加提成还不一定能请到合适的人。她说:“不过想想也是,打工的要租房子、要吃要喝的,现在哪一样不涨价啊。”
张娟告诉记者,她之所以要结束营业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拿货的渠道并不是一手货源,而是通过中间代理商拿的货,如今人民币贬值,中间商进口的各项费用也都上升了,而最终这些上升费用又全部转嫁到他们这些二级代理商的身上。
返高额租金留优质商户
据悉,进口商品馆出台了租金返还办法,根据现行的进口额考核奖励办法,年平方效率6000元的,就奖励当年度商位租金的60%,年平方效率12400元以上的,奖励全额租金。以70平方米的店铺为例,一年能达到42万元的进口额就能返还60%的租金,做到84万元进口额就全额返还。
据进口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此考核,目的就是为了留住或吸引优质经营户。商城鼓励更多经营户去找源头货,也欢迎更多一手货源的进口商入驻,保证价格优势。
义乌专业市场运营策划
专业批发市场等商业地产策划咨询招商销售运营开发投资管理机构
义乌市商兴成市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http://www.cnsxc.com/
电话 0579 85099786 15325915356